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微粒贷“双重困局”:假冒APP屡禁不止,高投诉率拖累品牌形象

微粒贷“双重困局”:假冒APP屡禁不止,高投诉率拖累品牌形象

2025年03月20日55845

今年3·15晚会曝光了“电子签”等高利贷乱象,也再一次把网贷行业的灰色地带展现在大众视野。目前互联网贷款平台众多,其中微粒贷作为微众银行旗下一款广为人知的小额信贷产品,近年也深陷诸多负面事件的漩涡。

微粒贷“双重困局”:假冒APP屡禁不止,高投诉率拖累品牌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注意到,近年来各地频频出现涉及假冒“微粒贷”的诈骗事件,而微粒贷本身在投诉平台上也存在如潮的负面反馈,加之其运营主题微众银行因违规行为遭受处罚,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给用户带来了困扰,也持续影响着微粒贷的发展。

微粒贷“双重困局”:假冒APP屡禁不止,高投诉率拖累品牌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粒贷陷“假冒”烦恼,用户权益受威胁

微粒贷“双重困局”:假冒APP屡禁不止,高投诉率拖累品牌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粒贷”官方多次强调,目前该产品暂无任何独立的APP,客户仅能在手机QQ钱包以及微信服务中看到微粒贷入口。然而,市场上假冒 “微粒贷” 的侵权情况却屡禁不止。

据了解,违法分子通过假冒 “微粒贷” 注册商标或制作相似标识、上架虚假 APP 等手段,严重威胁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

证券之星注意到,据微众银行透露,2024年其处置仿冒微粒贷APP安装包和风险链接超180 例。自2016年以来,微众银行通过多种渠道联合合作伙伴、相关部门进行打击,累计打击下架超过700多个虚假APP。尽管如此,此类假冒现象依旧层出不穷。

在福建省,冒充“微粒贷客服”类电诈案件高发。不法分子以 “不关闭微粒贷业务将影响个人征信” 等理由,诱导受害者安装指定软件共享手机屏幕以获取转账验证码,或向指定银行卡转账。

根据晋江经济报报道和福建地方政府网站披露,泉州市的江先生接到冒充中国银联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其微粒贷利率太高需下调并关闭,否则影响征信。江先生按照对方指示,从抖音放心贷贷款70000元并转账,之后又被诱导通过支付宝花呗扫码付款,最终被骗。同一天,曾先生也接到自称“微信客服”的电话,以微粒贷利息高需清除数据、关闭账户为由,骗走其从微粒贷借出的18000元。

这些假冒案例表明,微粒贷在品牌保护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措施,但由于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用户仍容易上当受骗,个人财产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投诉平台投诉不断,暴力催收等问题凸显

虽然被不法分子利用品牌形象与微粒贷本身无关,但在各大互联网投诉平台上,关于微粒贷的投诉量也确实居高不下。

据统计,2021-2023年,微粒贷相关投诉量从1.67万条增至超过3万条,2024年仅上半年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已超1.2万条,而截至2025年3月,其累计投诉量已超4万条。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微粒贷的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暴力催收与隐私泄露等方面。有用户反映,在逾期三天后就遭到不停的威胁和骚扰,恐吓信息一小时一条,甚至凌晨都在发送,骚扰电话无数。

还有用户称微粒贷平台泄露其个人隐私,不仅对其本人进行骚扰,还联系家人,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更有极端案例,如用户反映“被冒名贷款”“工资卡被私自划扣”等。

另据正观新闻报道显示,在2024年10月,有用户在社交平台晒出“一天接30通骚扰电话”的截图,引发大量关注和骂声。微众银行紧急声明称系“中介冒用名义”,但用户对其信息泄露渠道仍存质疑。

数据显示,微众银行2023年每百万客户投诉量达88.73件,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其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用户对其信任度正逐渐崩塌。

微众银行被处罚,合规问题敲响警钟

公开资料显示,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它没有实体网点,主要通过线上渠道提供金融服务,微粒贷是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推出的一款线上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微众银行则是微粒贷的运营主体。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9月30日,微众银行收到成立近十年来最大罚单。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微众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客户身份识别等五项反洗钱规定,被警告并罚款1387万元,5名时任高管合计被罚24.75万元。

该罚单涉及反洗钱核心环节,包括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未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等,这暴露出微众银行风控体系存在重大漏洞。

事实上,这并非微众银行首次因违规行为受罚。2023年,其因汽车贷款业务违规被罚3次,累计金额近640万元。此外,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任职超10年,常务副行长黄黎明任期超8年,违反监管要求的7年轮岗制度,这也引发了外界对其公司治理的隐忧。

微粒贷作为微众银行的明星产品,本应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然而,从当前的种种负面事件来看,其在品牌保护、用户权益保障以及合规经营等方面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经简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jjx.daiweicd.com/post/10192.html

“微粒贷“双重困局”:假冒APP屡禁不止,高投诉率拖累品牌形象” 的相关文章

最新!公募基金规模排名出炉!

最新!公募基金规模排名出炉!

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报披露完毕。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形势如何?出现了哪些新趋势?或能从公募管理机构最新的规模变动中一窥究竟。 整体来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天相投顾数据显示,161家公募持牌机构的管理总规模达到32.41万亿元(统计口径不同,中基协最新披露的数据为32.83万亿元)...

净利预增超1000亿!四大上市险企业绩报喜,资本市场是主因

净利预增超1000亿!四大上市险企业绩报喜,资本市场是主因

又有两家险企业绩大幅预增。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24日晚,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双双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其中,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75%到95%,中国人寿预计同比增长约122%到144%(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受益于“资负”两端发力以及去年三季度以来的资本市场行...

液冷服务器概念下跌1.52%,主力资金净流出51股

液冷服务器概念下跌1.52%,主力资金净流出51股

截至3月3日收盘,液冷服务器概念下跌1.52%,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板块内,统一股份、新时达等跌停,优刻得、欧陆通、川环科技等跌幅居前,股价上涨的有21只,涨幅居前的有佳力图、锦富技术、强瑞技术等,分别上涨5.54%、5.03%、3.37%。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涨跌幅居前...

联影医疗2024年业绩首降,海外业务增长难抵国内下滑,应收账款高悬隐忧浮现

联影医疗2024年业绩首降,海外业务增长难抵国内下滑,应收账款高悬隐忧浮现

近期,国内医疗影像头部企业联影医疗(688271.SH)发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03亿元,同比下降9.73%;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62亿元和10.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6.08%和39.32%。这不仅是联影医疗近年业绩持续增长态势下突然踩下的 “...

这家A股公司将易主!明天复牌

这家A股公司将易主!明天复牌

跃岭股份实控人拟发生变更,杰思金材将成为跃岭股份第一大股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3日晚间,跃岭股份(002725)发布公告称,3月3日,北京杰思金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杰思金材”、“受让方”)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仙明、林万青、林信福、林申茂、林平、林斌(简称“转让方”...

深夜!纳指突发跳水、比特币暴跌!多只中概股重挫!

深夜!纳指突发跳水、比特币暴跌!多只中概股重挫!

深夜,纳指高开后突然跳水,比特币、中概股也集体下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集体大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拖累纳指的主要还是英伟达,今晚,英伟达大跌近5%。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DeepSeek出现之后,英伟达股价就跌跌不休,不过,英伟达CEO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