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 > 黄宇红:用应用场景和需求驱动网络技术发展

黄宇红:用应用场景和需求驱动网络技术发展

2025年03月29日66089

  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凌纪伟)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会上,中关村泛联院院长、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围绕“多样化场景驱动的6G网络”发言。

黄宇红:用应用场景和需求驱动网络技术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关村泛联院院长、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

黄宇红:用应用场景和需求驱动网络技术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宇红表示,大模型、具身智能的发展,要普惠大众、赋能千行百业,离不开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之提供智能协作,提供智能所需要的数据、算力以及各种各样的协作能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网络到底带来什么样的需求?网络怎样真正满足未来应用发展的需要?在黄宇红看来,这是运营商特别关注的点,“我们认为,一定要用需求,用应用场景来驱动技术、产业的发展”。

  黄宇红表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让我们看到未来6G的重要发展方向,不仅仅是用AI帮助网络提升性能,更重要的是网络怎么来服务未来智能时代应用的发展。

  “随着智能化发展,未来从人联网到物联网,一定会走向智联网。这个‘智’不是形容词的‘智’,而是名词的‘智’。就是大家提到的智能体、具身智能这些‘智’的联接。”针对“智”的联接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别需要,黄宇红以中国移动提出的信息消费“新三样”——智能网联车、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为例做了阐释。

  智能网联车对通信有更高的要求,未来实现自动驾驶,大家在车里不只是专注于开车,更多是来享受生活和工作等。所以要有类似元宇宙的场景,可以有沉浸式的视频体验,沉浸式的工作体验,同时它也要有算力的需求、感知和智能的需求。

  对于接入智能体的终端,不仅仅是手机,还有眼镜等,戴上眼镜可以中英文无缝互通,可以随时知道看到的东西是什么。它也需要跟云端,跟边端进行交互。这其中既有通信的需求,也有智能和感知的需求等。

  将来机器人不仅仅在家里服务,还要走到户外,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不同场景在通信、智能、时延方面等都有不同的需要。

  黄宇红认为,未来智联网时代,对信息通信网络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且它超越现有的联接,超越现在只传信息,将来比特传的是token,传的是智能体之间通信所需要的数据。

  面向智能时代,怎样打造6G网络?黄宇红的答案是“智简”,即用智简满足未来智能时代的需求。

  “我们今年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放的模块化,可以灵活组合调度的网络,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共创共享的未来6G发展模式。”她说,下一步原型网络系统、试验网将开放出来,包括上面的API和相应的网络能力、试验场景、应用场景,“我们要应用驱动,要把更多的应用场景加载进来,来验证,来创新更多的能力,让我们的6G发展真正满足未来智能时代的需要”。

【责任编辑:周靖杰】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经简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jjx.daiweicd.com/post/10525.html

              “黄宇红:用应用场景和需求驱动网络技术发展” 的相关文章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28672 bytes) in /www/wwwroot/dw36.com/zb_system/function/lib/thumb.php on line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