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解析央行买卖国债:净买入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内不会实施

解析央行买卖国债:净买入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内不会实施

2024年04月28日50033

  文丨文晶(某高校研究员)

解析央行买卖国债:净买入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内不会实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23日,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习<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中提到,“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同日,中国人民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财政部和央行的表态引发市场热议,笔者在此简单谈两点个人看法。

  一、央行买卖国债的原因分析

  财政部和央行吹风买卖国债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未来中央财政将持续加杠杆。当前中国宏观杠杆率较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94.8%。其中,居民部门杠杆率为64%,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74.1%,中央政府杠杆率为23.9%,地方政府杠杆率为32.8%。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居民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已经处于高位,而中央政府杠杆率偏低,仍有较大加杠杆空间。

  因此,未来实施宏观调控中央财政持续发力是大势所趋。而中央财政加杠杆势必要发行大量国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从今年起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这就意味着需要货币政策配合以支持国债发行。相比于央行提供流动性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购买的方式,由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入国债支持国债发行成本最低,效果最好。

  二是央行现有基础货币投放方式面临瓶颈。自1984年央行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先后经历再贷款、外汇占款、新型货币政策工具(MLF、PSL等)以及降准作为主要工具投放基础货币方式的转变。当前,基础货币投放面临瓶颈。一方面,降准空间愈发有限。目前我国加权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从历史上来看最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考虑到我国是间接融资体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限可能难以突破5%。另一方面,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不足。无论是MLF还是PSL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都带有成本,并且到期需要归还。如果使用过多不仅会大幅抬升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而且会加大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因此,未来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必须要发生转变。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投放基础货币具有零成本、灵活性强、无期限等诸多优点,将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央行买卖国债并非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政策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以及新冠疫情期间曾被发达经济体央行大量使用。以美联储为例,美联储总资产从新冠疫情前约4万亿美元大幅上升至2022年中旬约9万亿美元,此后持续下降,目前约7.4万亿美元左右。美联储扩表的主要方式是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机构债和MBS。目前美联储仍持有约4.5万亿美元的国债。我国央行买卖国债与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目的完全不同。我国央行买卖国债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补充,而非用于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实施刺激性政策。并且,当前我国常规货币政策空间依然存在,降息空间也较为充足,没有必要实施量化宽松这类非常规货币政策。

  此外,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建设也不支持我国实施量化宽松这类非常规货币政策。非常规货币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发达经济体央行的“专利”。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需要经济体本身经济实力较强,对外开放水平较高,金融市场也要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汇率弹性也要足够大,对冲汇率风险的手段也要足够丰富,否则容易引发汇率超调、输入性通胀以及金融风险由外向内传染等诸多问题。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较大,外汇储备规模全球第一,但是我国经济总体竞争力仍有待提升,金融市场机制体制建设也存在不足,不支持实施量化宽松这类非常规货币政策。

  三、央行买卖国债短期内不会实施

  从短期来看央行可能不会马上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一是降准空间依然存在。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1至2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如果需要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仍可以继续降准。

  二是当前国债市场容量依然不足。虽然我国国债存量规模已经较大,但相比于货币供应总量来说占比依然不高,这是当前出现资产荒以及国债收益率过低的重要原因。如果央行立即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只能加剧资产荒,并且会进一步拉低国债收益率水平,加剧国债收益率曲线扭曲,带来不必要的金融风险。

  三是当前我国货币供应已经较为充足。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M2)已经超过300万亿元,M2/GDP从2008年的149%持续上升至2023年的232%。目前货币供应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非是总量不足,而是运用效率偏低。这也是央行为什么近期多次提及货币政策要“盘活存量、提升效能”的重要原因。

  四、央行买卖国债对金融市场较为有利

  未来一旦央行开始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将对金融市场带来诸多有利影响。第一,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多零成本、无期限的资金。虽然央行强调未来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将“有买有卖”,然而净买入是大趋势。一方面,作为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的方式央行只有维持净买入才能完成货币投放。另一方面,央行只有自身持有足够规模的国债才能通过买卖国债的方式对国债利率实施有效干预。央行净买入国债将为市场带来流动性,而这些流动性并非是通过金融机构负债产生,因此对金融机构来说并没有成本,最终将形成金融机构的存款,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以及实体经济的负债成本。

  第二,“钱荒”更难出现。央行新增买卖国债工具后,将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随时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调节市场流动性,这也就意味着利率波动率将会下降,有助于避免利率大起大落。

  第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将会提高国债的流动性,加强国债收益率作为基准利率的作用,同时也将推动更多国际市场投资者参与国债市场的交易。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经简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jjx.daiweicd.com/post/945.html

“解析央行买卖国债:净买入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内不会实施” 的相关文章

近一年涨势吸睛 天弘弘利债券还值得布局吗?

近一年涨势吸睛 天弘弘利债券还值得布局吗?

  30年国债利率持续下降,相关债券型基金也迎来了一波“小牛市”。以天弘弘利债券为例,据wind数据,其近一年收益已经突破7%关口(数据区间2023/2/28-2024/2/29,已经托管行复核),排名靠前。靠着用户的“自来水”,仅在支付宝平台,截至3月底,这只基金近一月已有超过7万人浏览,已有5万...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通用回购交易清算业务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通用回购交易清算业务

  上证报中国网讯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4月10日消息,经中国人民批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10日,联合推出银行间债券市场通用回购交易清算业务,并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通用回购交易清算业务实施细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文如下:...

短端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专家: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未来或纳入政策工具箱

短端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专家: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未来或纳入政策工具箱

  开年以来,资金面保持合理充裕,短端市场利率平稳运行。长期限国债利率阶段性下行,主要受市场供需影响。有专家分析指出,人民(下称“央行”)还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投放流动性,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未来或纳入政策工具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以来,央行靠前发力、加...

票息难寻 债市投资者“花式”找收益

票息难寻 债市投资者“花式”找收益

  随着城投债市场低风险高收益阶段的终结,投资者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上海报记者统计,从去年年初至今年4月11日,近千家国企成功发行的城投债利率主要分布在2%到4% 之间。目前这个利率很难满足产品收益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开始寻找新的投资策略...

持有4万亿元中国债券 境外投资者连续7个月净买入

持有4万亿元中国债券 境外投资者连续7个月净买入

  境外投资者悄然回流中国债市,已实现连续7个月净买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民上海总部4月18日发布3月份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简报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00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9%。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

【财经分析】城投债表现依旧强势 警惕化债力度不及预期

【财经分析】城投债表现依旧强势 警惕化债力度不及预期

  新华财经上海4月19日电(记者杨溢仁)伴随供给缩量和结构调整,在“资产荒”行情延续的大背景下,城投债表现继续“走俏”,4月以来新债发行利率进一步下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城投债供给缩量的现状,则后续布局可聚焦发达区域(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的城投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