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债券 > 2025春糖季启幕 成都酒业供需双驱赋能产业升级

2025春糖季启幕 成都酒业供需双驱赋能产业升级

2025年03月21日54669

每经记者 刘旭强    每经编辑 刘艳美

2025春糖季启幕 成都酒业供需双驱赋能产业升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消费被摆在更突出位置。如何推动消费升级、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成为地方工作的重点之一。恰逢糖酒会70周年,成都创新升级“春糖”为“春糖季”200场“春糖季+”特色活动2亿元消费礼遇相继推出。

2025春糖季启幕 成都酒业供需双驱赋能产业升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20日,成都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组织举行酒类产业供需对接会,邀请酒企与餐饮、电商、商贸行业代表面对面交流,通过平台对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酒类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旭强 摄

供需对接 推动成都酒类产业链协同发展

2024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目前我国整个酒类流通市场(含进口酒)已经形成近2万亿元规模,从事酒类流通行业的注册企业达940万家,白酒消费市场也从增量市场来到存量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白酒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白酒消费的更加理性,消费层级的愈发多样,重塑着白酒产业的竞争格局。此外,随着互联网发展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转变,电商等酒类销售新渠道越来越多,产品也离消费者越来越近。这意味着,有品质的中端酒企及地方酒类产区,谁能讲好品牌故事、做好渠道,就有机会脱颖而出。

作为中国白酒的重要产区之一,320,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经信局、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蓉品出川”酒类产业供需对接会在成都举办。本次对接会吸引了成都市酒类、餐饮、商贸、电商等行业的六十多家企业代表参会,共同探讨酒类产业的协同发展与市场拓展。

对接会上,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拥有丰富的酒类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至今,成都持证的白酒企业已有3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在30家左右。通过搭建平台,对接成都酒企和餐饮、电商、商贸等行业,将为成都酒类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搭建高效对接平台,将促进酒类企业与餐饮、电商、商贸等行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扩大成都酒类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将继续深化“蓉品出川”行动,推动更多成都优质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美食之都贡献力量。

平台助力 强化成都酒类企业品牌力

活动现场,成都本土酒类企业代表,包括古川、文君等传统白酒品牌和部分新潮饮品牌先后上台推介,展示了成都酒类产品的多样性和高品质,让与会嘉宾对成都酒类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听了上述酒企分享后,淘天集团相关招商人员肖佩现场向企业发出了入驻邀请。肖佩表示,成都酒业与线上平台的招商需求高度匹配,淘天集团也有意愿为高品质商家、优质品牌提供线上孵化和链路打造,并通过平台大数据帮助企业更精准地把握市场趋势。

“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和民营企业对接,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效率大大提升。”唯品会相关招商人员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男性正成为唯品会用户的新增长点,因此,唯品会也希望与更多成都地区的优质酒业品牌建立合作关系。作为平台方,唯品会将利用整合运营、数据互联能力以及科技化手段,助力成都酒业品牌发展。

一个现实是,相较宜宾、泸州等川酒产区,目前成都酒企的品牌力较弱,整体产业规模也较小。

“一些电商平台在选择川酒供应商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这些更知名的品牌,可能不会选择我们成都品牌。”文君酒业相关负责人蒲柄江表示,成都酒类品牌的一大劣势,是品牌力不足,需要基于地理环境优势、酒品质优势和成都的文化优势,进一步提炼出自身品牌特色,打造一些优势产品。

借助电商平台支持,成都酒企有望通过品牌创新和市场精准定位,突破品牌力不足的瓶颈。在蒲柄江看来,这次供需对接会后,成都酒类企业可以通过和供需双方的长期交流沟通,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及时做一些战略性布局和调整。

供需对接会的自由交流环节中,与会企业代表积极互动,深入探讨合作机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餐饮、商贸、电商等企业代表分别与酒类企业对接了合作需求,纷纷表示希望与成都酒类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经简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jjx.daiweicd.com/post/10230.html

“2025春糖季启幕 成都酒业供需双驱赋能产业升级” 的相关文章

债市收盘| 超长债波动 30年国债收跌

债市收盘| 超长债波动 30年国债收跌

  今日,国债期货多数持平,各期限国债现券收益率均有所下行,除了30年超长期国债以外。交易员表示,受市场传闻影响,部分中小在卖长债,在早盘开盘期间的确出现超长债买卖量很高的现象,但随后收益率快速反弹,并成为今日唯一收跌现券品种。该交易员表示,如果长端利率要上调,也不会快速上行,目前的市场行情并没有支...

短端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专家: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未来或纳入政策工具箱

短端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专家: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未来或纳入政策工具箱

  开年以来,资金面保持合理充裕,短端市场利率平稳运行。长期限国债利率阶段性下行,主要受市场供需影响。有专家分析指出,人民(下称“央行”)还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投放流动性,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未来或纳入政策工具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以来,央行靠前发力、加...

独家!上交所拟于4月22日上线统一债券交易终端“一债通” 并于近期开展全网测试和通关测试

独家!上交所拟于4月22日上线统一债券交易终端“一债通” 并于近期开展全网测试和通关测试

  中国报·中证金牛座记者日前从业内独家获悉,为便利投资者参与债券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建设了统一债券交易终端(以下简称“一债通”)。目前,“一债通”一期功能建设已进入市场准备阶段,预计4月22日上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悉,“一债通”一期业务功能主要包括开展现券匹配成交申报...

【观点集萃】中信证券明明:预计央行购债循序渐进、谨慎开展

【观点集萃】中信证券明明:预计央行购债循序渐进、谨慎开展

  新华财经北京4月25日电对于近日市场关于“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的讨论,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预计央行会对特别国债发行给予充分的流动性支持,但形式上,通过降准对冲特别国债供给压力的可能性比央行购买国债的可能性更大。从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的角度,未来央行有可能增加国债买卖,但这一过程...

“互换通”提升投资信心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债市前景

“互换通”提升投资信心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债市前景

  过去一年间,“互换通”的正式上线引来境内外投资者积极踊跃参与,业务量持续上升。截至2024年4月末,“互换通”业务已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3600多笔,名义本金总额约1.77万亿元人民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位外资机构有关负责人告诉时报记者,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

今天,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行!

今天,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行!

  首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5月17日招标发行。根据发行公告,竞争性招标时间为5月17日10:35至11:35。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期国债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400亿元,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本息兑付日期方面,本期国债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