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聚焦 > 首单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五大行拟发不超4400亿 有何影响?

首单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五大行拟发不超4400亿 有何影响?

2024年05月15日68356

  国内首单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非资本债券今日落地。

首单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五大行拟发不超4400亿 有何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月15日,发行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300亿元,成为我国五家全球系统重要性(G-SIBs)中首个发行TLAC债券的银行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五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仍旧面临TLAC缺口。短期来看,完成第一阶段目标预期乐观,而长期TLAC债券发行需求广阔,未来发行或将增量增速。

  工行首发规模300亿元

  据悉,工商银行本期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其中,品种一为4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第3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基本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00亿元;本期债券品种二为6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基本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00亿元。

  两个品种债券均附超额增发权,品种一和品种二合计增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最小认购金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且认购金额须为人民币1000万元的整数倍。

  据悉,TLAC(Total Loss-absorbing Capacity,总损失吸收能力)是指当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进入处置阶段时,可通过减记或转为普通股等方式吸收损失的资本和债务工具的总和。TLAC债券则是为满足TLAC要求发行的、具有吸收损失功能、不属于商业银行资本的金融债券。

  简单来说,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陷入危机时,可以采取“内部纾困”的方式维持关键业务和服务功能的连续性,避免动用公共资金进行“外部救助”,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TLAC债券的主要特点在于,当银行发生重大风险时,可以触发预先约定的债券转换机制,将之转换为股权或削减债券本金,以此实现债权人和股东的亏损分摊,避免银行进入破产清算。”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钟辉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工商银行发行TLAC债券,将有助于增强其应对金融风险时的抵御能力。”

  “TLAC债券的发行是业响应国际监管要求的重要表现,对我国金融体系具有积极意义。另外,TLAC债券的发行可以以较低成本帮助商业银行完成TLAC达标考核,有助于提高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造血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排排网财富合伙人项目负责人孙恩祥分析道。

  在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看来,发行TLAC债券将丰富我国债券市场的产品供给,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和健康发展,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效率。

  五大银行纷纷行动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指出,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和杠杆比率应分别达到16%、6%,自2028年1月1日起,分别不得低于18%和6.75%。

  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的最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我国共有五家银行上榜,分别为中国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去年加入的“新成员”交通银行,第一阶段任务的达标期限可延缓至2027年以外,其他四家大行仅剩下半年的过渡期。

  期限临近,各家银行纷纷采取行动。

  5月13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将自5月16日至5月20日发行该行第一期TLAC非资本债券,共发行两个品种,合计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在债券期限、基本发行规模、超额增发权方面的设置与工商银行基本一致。

  此外,根据五大银行年初披露的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计划,后续发行规模总计不超过4400亿元。4月初,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的TLAC债券将争取在三季度发行,并对2025年达标持乐观态度。

  “我国五大行是2023年最新G-SIBs名单中仅存的TLAC比率尚未达到16%的银行,五大行仍存TLAC缺口,存在一定资本补充压力。”分析师杜渐在研报中分析道。

  固收分析师孙彬彬发表观点认为,若不考虑存款基金,目前五大国有行的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均未达到16%的监管标准。此外,银行当前还面临净息差收窄、资本内生性不足的困境。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发行TLAC债券是当下优选。

  孙彬彬指出,短期内中行、建行和工行TLAC债发行计划能够满足2025年第一阶段监管目标。中行、建行和工行宣布计划发行的共2600亿元债券,基本能够满足TLAC第一阶段监管要求。长期来看,TLAC债发行需求广阔。

  TLAC发行或增量增速

  对于四家国有大银而言,仅剩下半年的过渡期。那么,未来五家G-SIBs银行发行TLAC债券的前景如何?

  在刘岩看来,未来五家国有大行将会加速发行TLAC债券。

  “这一决策不仅是对全球金融监管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基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银行自身经营策略和风险管理需求的深思熟虑。在全球金融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要不断提高其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抵御能力,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刘岩分析道,“五家国有大行作为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TLAC债券将成为其满足监管要求、增强市场信心的必然选择。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深化也为TLAC债券的发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涌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钟辉勇也指出,从整个银行业和金融体系来看,TLAC债券的发行为之提供了新的资本补充渠道,有利于提高银行的资本水平,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未来,五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TLAC债券的发行数量和规模上都会逐渐增加。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经简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jjx.daiweicd.com/post/1407.html

“首单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五大行拟发不超4400亿 有何影响?” 的相关文章

利率交易员对美联储年内降息幅度的押注创新低:仅剩62个基点!

利率交易员对美联储年内降息幅度的押注创新低:仅剩62个基点!

  美债收益率周一进一步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高位,因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的信念正持续遭遇蚕食。相比之下,本周美国股市开盘则变化不大,标普500指数、综合指数和道指周一收盘均几乎持平,投资者正在等待周中可能指引利率走势的最新CPI数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行情数据显示,美债收...

抢券热度火爆 超9成产业债收益率已低于3% 票息挖掘空间或整体小于城投

抢券热度火爆 超9成产业债收益率已低于3% 票息挖掘空间或整体小于城投

  据Wind数据显示,以发行起始日统计,截至4月16日,年内累计计划发行产业债达3.07万亿,剔除春节假期因素,产业债整体发行节奏加快,融资需求超出往年同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此同时,在资产荒背景下,产业债市场衍生出一些新的变化。在抢券情绪带动下,全市场超9成产业债收益...

上交所举办支持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及绿色债券座谈会

上交所举办支持央企发行科技创新及绿色债券座谈会

  日前,上交所在四川举办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及绿色债券座谈会。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重要功能和央企绿色投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证监会债券司、四川证监局、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深交所、北交所等...

美元指数上涨 人民币或承压

美元指数上涨 人民币或承压

  美元指数4月16日再度走强,向上突破106整数位关口,盘中最高探至106.4423,刷新去年11月以来新高。截至发稿,美元指数报106.85,上涨0.02%。据记者统计,上周,美元指数涨幅达1.67%,创近两年最大单周涨幅。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涨幅约4.95%。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万人爆仓!女股神 “翻车”

8万人爆仓!女股神 “翻车”

  最近几天,比特币连失多个关口!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凌晨时分,比特币价格甚至一度跌超5%并跌破6万美元大关,创1个多月来新低。截至记者发稿时,比特币价格又回升不少,现报6.2万美元,跌幅收窄至0.3%。剧烈波动的价格,又让虚拟货币市场哀声一片。Coinglass数据显示...

境外投资者连续7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

境外投资者连续7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

  系列扩大开放政策将加码增持趋势有望延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人民、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稳步扩大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更加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   一是面向更多境外机构,放开回购业务,丰富境外投资者的流动性管理工具;   二是继续推动境内人民币债券在离岸成为被广泛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