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聚焦 > 债市机制优化大年:从市场运行到规则共建的考量

债市机制优化大年:从市场运行到规则共建的考量

2025年10月21日56188

  ■记者观察

债市机制优化大年:从市场运行到规则共建的考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债市机制优化大年:从市场运行到规则共建的考量

债市机制优化大年:从市场运行到规则共建的考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境外机构债券回购交易正式启动,集中债券借贷业务上线运行,“北向互换通”延长至30年期利率互换并引入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参考利率合约……今年以来,间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多项制度创新。综合来看,这些举措在流动性管理、风险对冲、市场互联与制度型开放等层面协同发力,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机制建设正加速提质。

  这些创新还将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框架,提升交易效率与风险管理能力,推动债券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高效运行、稳健发展和有序开放。

  机制创新促进市场流动性提升

  流动性机制的完善,成为今年债券市场制度建设的突出亮点。

  9月26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央结算公司、上海清算所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境外机构投资者可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交易,初期先行参与买断式回购,后续将逐步引入质押式回购。

  债券回购交易是国际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此次开放将令境外投资者更便利地管理人民币债券头寸。长期以来,境外机构虽然可以投资人民币债券,但因缺乏回购机制,资金流动和杠杆管理受到限制。此次机制落地,意味着境外机构能够像境内投资者一样,通过“持债—融资—再投资”的循环,实现资金在债券市场的再利用。回购机制开放后,人民币债券的“流动属性”和国际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10月10日正式上线的集中债券借贷业务,则被视为提升债券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制度创新。该业务通过集中管理融券池,实现借贷需求的自动撮合和清算担保。

  集中债券借贷机制的推出,改变了传统场外协商模式下“找券难、周期长、成本高”的现状。通过标准化指令和自动化撮合,市场效率显著提升,结算风险显著降低。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债券回购与集中债券借贷机制实则共同完善了债券市场的“资金循环系统”——前者解决了“境外资金能否流动”的问题,后者解决了“市场存量如何盘活”的问题。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基础得到夯实,也为银行、券商、等机构提供了更丰富的资金调度工具。

  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加速优化

  在流动性机制持续完善的同时,债券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也在加速优化。

  上半年,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与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联合境外电子交易平台,推出“北向互换通”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的新功能。9月22日,“北向互换通”进一步引入以1年期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为境内外机构提供更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

  业务推出当日共有25家境内外机构参与,累计交易笔数为56笔,名义本金规模达15.3亿元人民币。三方基础设施顺利组织完成首日的交易和清结算,业务和系统运行正常平稳。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在工具层面更加完整,也在期限结构上进一步拉长。30年期合约的推出填补了超长期限利率管理工具的空白,为保险等长期资金提供了更精准的久期匹配手段。此外,新机制还将丰富跨境投资策略,帮助国际投资者更灵活地进行利率曲线交易,提升人民币资产配置效率。与此同时,LPR在我国贷款定价领域应用广泛,在“北向互换通”下引入LPR利率互换合约,将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可使用的风险管理工具,满足境外投资者多样化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监管层在推进创新的同时注重稳健约束。例如:对境外机构回购业务设定融资杠杆上限(正回购融资余额不高于持债余额80%);对做市商跨境同业融资净融出余额设置6%红线。这些均体现出“开放与稳健并行”的监管逻辑。

  防风险与促开放并不是对立的关系,真正成熟的市场,不是没有风险,而是有一整套能应对波动、转化风险的制度工具。随着利率衍生品体系的完善和跨境清算体系的互联,金融市场的韧性正在被制度化地强化。

  从“通道准入”到“规则共建”

  相比以往以“准入”为主的开放模式,如今的债券市场开放更注重“规则共建”。这意味着开放已从通道层面的“能进来”,迈向制度层面的“能留下,能用好”。

  在交易端,开展债券回购交易,并通过与彭博等境外第三方平台的互联,支持债券通下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回购交易。

  在清算端,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负责登记托管及清算。香港金融管理局认可的境外托管机构也可接入,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支持,回购期限最长为365天,结算方式为券款对付(DVP),实行全额结算,为跨境资金流动提供了更高安全性的结算支持。

  在监管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对跨境资本交易实施统一监测与宏观审慎管理。

  这种“监管同步+规则互认”的制度框架,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开放正从“通道型”迈向“制度型”。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人民币债券的国际配置吸引力,也为我国债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定价影响力打下基础。

  在金融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正逐步具备“双重能力”——既能以规则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又能在开放过程中保持独立性与韧性。

  专家认为,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的核心意义在于以完善的基础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支撑“可持续开放”。相比较过去依赖行政准入和窗口指导,如今的开放更注重市场化与法治化,通过透明规则、稳定机制和可复制标准,形成对全球长期资本的制度吸引力。

(文章来源:上海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经简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jjx.daiweicd.com/post/16043.html

“债市机制优化大年:从市场运行到规则共建的考量” 的相关文章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涉及资金755.56亿元,审计署最新报告触及金融行业这些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月22日,审计署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等文件。数据显示,截至202...

低利率下金融机构发债忙!

低利率下金融机构发债忙!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等金融机构掀起了一股“补血”狂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2024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规模接近1.90万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券及永续债(简称“二永债”)的发行规模接近1.67万亿元,创有记录以来新高。保险公司也通过发债“补...

险企发债潮持续!月内两家公司已发25亿元

险企发债潮持续!月内两家公司已发25亿元

  公司发债潮仍在继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9日,财信人寿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成为今年以来第二家发债的保险公司。1月以来,已有两家保险公司启动发债,规模合计25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险企相继发债   1月8日,中英人寿完成发行15亿元资...

人保车险|车险中的费用陷阱:别再被坑了!

人保车险|车险中的费用陷阱:别再被坑了!

车险是人保财险的一项重要业务,涵盖了多种的专属服务。车险是每位车主必备的保障,然而在购买车险时,一些不易察觉的费用陷阱可能会让车主付出额外的代价。在购买车险时,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收取一些隐藏的手续费,如代办费、咨询费等。这些费用在保险合同中往往不会明确标注,但在结算时却会出现在账单上。因此,车主在购...

人保车险|车险改革后,这些变化你需要知道!

人保车险|车险改革后,这些变化你需要知道!

车险是人保财险的一项重要业务,涵盖了多种的专属服务。近年来,我国车险市场经历了多次改革,旨在提高车险的透明度、公平性和可负担性。本文将介绍车险改革后的主要变化,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车险市场。一、产品改革三大主险中的车损险保险责任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等保险责...

比特币一度拉升1万美元!特朗普宣布加密货币战略储备标的 五大币种入选

比特币一度拉升1万美元!特朗普宣布加密货币战略储备标的 五大币种入选

  五种加密货币或将被纳入美国加密货币战略储备,重新点燃了加密行业的投资热情。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周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宣布,美国加密货币战略储备将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核心,同时还将包括Solana、与瑞波币挂钩的XRP和Cardan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