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科技领航、创新驱动、绿色赋能、智能助力 共谱产业高质量发展华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光谷”,作为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激光雷达被誉为高端智能制造、精密测量等领域的“眼睛”,在工业、测绘等领域均有广泛运用。面对外部技术封锁,武汉煜炜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经过长达六年的攻关,最终在激光雷达测量距离、精度、速度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逐步构建起自主可控的“技术护城河”。
在“中国光谷”,这样的创新突破此起彼伏,这里已建成全球领先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激光产业基地。2024年,当地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立足国家所需、湖北所能,当地正加快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动“中国光谷”加速迈向“世界光谷”。
近年来,四川大力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建圈强链,形成“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屏、下游显示应用”完整产业链,产业配套率超过45%,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增长。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的四川阿格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阿格瑞),是从事OLED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综合型智能生产企业。阿格瑞“OLED新材料建设项目”于2021年4月一期竣工并投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满负荷运行后将具备年产30吨OLED高纯材料的生产能力,为国内面板企业提供OLED材料,提升国产自供关键材料市场份额。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简称辰显光电)是一家专业从事Micro-LED 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辰显光电在 Micro-LED 领域不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掌握了巨量转移、驱动架构、无缝拼接等多项核心技术。
不久前在成都举办的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13个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57.4亿元,覆盖显示产业链各环节。
从发光材料到柔性面板,产业脉络不断延伸,四川正编织起更紧密的协同网络,为产业集群注入持久动能。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化转型浪潮双重推动下,河北传统制造业正悄然蜕变,不少企业以绿色为底色、以智能为引擎,在提质增效与低碳转型中探索新路径。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投资3亿元建设的乔氏台球文化体育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投产。目前,产业园内的高端数字化自动流水线“准无人工厂”已经开始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据介绍,工厂采用高效节能的空气能制热制冷设备,可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日前,在河北省沧州东盛塑料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共享工厂”技术改造项目——PET瓶及瓶坯生产线正在紧张施工,预计12月份完成。作为河北省工信厅认证的绿色工厂与先进级智能工厂,东盛通过“共享资源”模式,既帮助当地众多中小企业快速完成客户定制需求,又通过集中化生产调度降低了集群整体能耗,实现“定制效率”与“低碳效益”双提升。
今年以来,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大力推广“共享智造”发展模式,通过规划建设“共享工厂”“共享车间”,促进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本增效、协同发展,推动新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统筹:李杰、王健、李佳琳
编导:刘瑞娟
记者:幸培瑜、徐中哲、潘志伟、王自宸、尹恒、张硕、董笑坤
摄像:杨捷、何康、李世强
包装: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赵文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