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聚焦 > 博鳌亚洲论坛中外嘉宾共话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需要中国的增长”

博鳌亚洲论坛中外嘉宾共话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需要中国的增长”

2024年03月29日65336

  谈发展、寻机遇、解难题……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中外嘉宾聚焦“中国经济展望”、“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数字经济”多个热门议题,碰撞智慧火花。

博鳌亚洲论坛中外嘉宾共话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需要中国的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必须要强调消费”

  中国经济发展备受世界关注。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中,中国政府把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

  博鳌亚洲论坛咨委、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中国设定今年5%左右的增长率是很好的,要做到真正的强大,就必须要真正地开放,“世界经济需要中国的增长,中国的创新对全球经济也别具重要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测算,中国GDP每增长1%,会带动亚洲经济整体增长0.3%。他认为,中国强劲的GDP增长,不仅对中国有益,也对全球其他国家有益。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刘俏表示,2024年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一年,各方要抓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遇,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他指出,“今年前两个月的统计数据,相比去年同期有了显著的改善,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经济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其中,消费就是关键一环。

  巴奈特看到,中国GDP的快速增长中,消费占GDP的比例却很低。“在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部分是,让消费成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表示,“必须要强调消费。”他建议,要使居民钱包更鼓,可以利用社保基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加大投资,快速促进消费增长。

  为了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愿,除了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刘俏认为,还需要形成一定的消费预期。“特别是财政政策在支持消费(方面)力度可以再大一点,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潜在点。”

  共建“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

  当前,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化,绿色正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鲜明底色。但随着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波动,国际绿色发展竞争激烈,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面临新挑战。

  “就在此时此地,我们就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危险。”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表示,气候变化的问题,不再是遥远的未来的一个问题,它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潘基文认为,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尚未得到必要的帮助,其中包括绿色投融资的支持。这些国家迫切需要绿色投融资的资金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去支持实现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努力。”潘基文指出,“不仅要提供相关的资金,也要提供技术专长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

  对于解决“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难题,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需要打造更多的有创新性的融资渠道。”

  据介绍,香港已和丝路基金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一带一路”联合投资平台等,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满足亚洲气候转型项目的资金需求。

  余伟文表示,香港是亚洲国际绿色债券最大的发债地区。作为亚洲绿色债券的枢纽,香港未来会持续打造绿色债券市场,以及其他的绿色投资市场。

  项目选择方向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电力系统是相对容易且吸引大家更多关心的领域。

  周小川表示,要注意到很多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里有一半或者将近一半是电力系统排放,因此,如果把电力系统改进了,气候变化的问题就可能解决一半或者是一小半,比任何其他行业比重都高得多。“一定要把电源系统和电网建设与储能能力的建设、未来电气化的应用都连接起来。”他建议。

  “数实”融合仍任重道远

  当前,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博鳌亚洲论坛去年12月发布的《亚洲数字经济报告》显示,2022年,亚洲14个代表经济体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3.5%,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速3.3个百分点,有效支撑全球经济持续复苏;规模方面,中国数字经济在2022年位列第一,日本、韩国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目前为止,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数字化增长速度基本差不多了,这两个可谓构成中国数字化元素的主要力量。

  不过,在嘉宾看来,一日千里的数字经济在当前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不少挑战。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表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三大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第一,需求碎片化;第二,基础网络性能没有完全解决;第三,成本问题。”李自学表示,需求的碎片化直接限制了技术的复制与推广,这种碎片化不仅是行业间的,即使是同一个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需求也不一样,同一个数字方案不能在不同企业间复制。

  “今天的数据和数据资产只是被采集了、被收集了、被存储了、被统计了。”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总裁胡时伟直言,“它离想象中的数据要素作为全要素生产力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经简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jjx.daiweicd.com/post/189.html

“博鳌亚洲论坛中外嘉宾共话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需要中国的增长”” 的相关文章

债市受汇率约束依旧承压 票息及杠杆策略失衡 二季度关注久期调整

债市受汇率约束依旧承压 票息及杠杆策略失衡 二季度关注久期调整

  连续数周,有关经济复苏的数据性证实不断增多,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本面转好的迹象,但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进而影响央行降息的节奏,利率下降的预期一直存在,债市短期不确定因素较大。与此同时,部分债券的供给连续缩量,进而影响短久期的收益控制,市场针对票息及杠杆策略的失衡正在调整,重点应该关注后市久...

长期国债收益率维持低位运行 专家预计短期内将呈现区间震荡

长期国债收益率维持低位运行 专家预计短期内将呈现区间震荡

  今年以来,债券牛市持续,尤其是10年期国债、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持续下行,收益率多次刷新历史新低。从本月来看,4月1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31%,3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2.48%。自4月2日以来,10年期国债及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分别在2.3%、2.5%以下的低位运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

央行连续发声 “债牛”急转弯!

央行连续发声 “债牛”急转弯!

  央行4月23日再次就长债风险喊话,在牛途中狂奔的债市骤然转向,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国债期货全线收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中,长期利率债收益率上行更为明显,截至发稿,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6个基点至2.28%;3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6.99个基点至2.478%。在此背...

央行“喊话”长债收益率 债市短期回调但仍有支撑

央行“喊话”长债收益率 债市短期回调但仍有支撑

  在23日央行罕见提及长期国债收益率后,24日,债牛遭遇“急转弯”,现券期货全面回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截至收盘,5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4.25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上行5.25BP,30年期国债活跃券上行6.2BP报2.509%,终于回升至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

【谈金论策】推进中国债券市场主体信用评级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方法

【谈金论策】推进中国债券市场主体信用评级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方法

  债券融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金融市场。中国与西方国家在金融制度、发展水平等方面各有特色,金融行业有自己的一般基本规律和表现属性,特别是针对(信用)衍生品市场。在国际上,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从最高信用评级的“AAA” 到高风险的“BB”和以下等级(即, “B,CCC, CC, C”级)的基本分布有...

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收涨

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收涨

  每经AI快讯,4月30日,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收涨。截至收盘,30年期国债期货(TL2406)报收106.200元,上涨0.740元,涨幅0.70%;10年期国债期货(T2406)报收104.115元,上涨0.295元,涨幅0.28%;5年期国债期货(TF2406)报收103.170元,上涨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