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美元下亚洲汇市剧烈波动 外贸企业如何管理汇率风险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降息预期降温的冲击波还在蔓延,日元、韩元、印度卢比、印尼盾等多国本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日元对美元更是在跌破34年新低后继续一路下行,人民币中间价也在测试阶段性低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全球市场风云突变的背景下,非美市场究竟还将承受多大压力?中国进出口企业又应该如何管控外汇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前,在集团2024市场展望论坛期间,外汇专家、集团金融市场业务部总经理刘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要避免通胀再度抬头,美联储降息的时间点被不断推后,这导致非美货币承压。例如,即使日本央行加息,但全球似乎乐于将日元作为廉价的融资货币,即借入日元去购买美元资产,这也导致了日元对美元逼近160大关。汇率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企业,在他看来,对中国进出口企业而言,进口企业应该保持风险中性的套期保值思路,在当前掉期点较为有利的情况下根据需求提前远期购汇;对出口企业而言,则可选择活期美元存款,并配合看跌期权进行保护,选择在更合适的时候进行结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强美元加剧亚洲货币波动
最新的美国数据丝毫无法令近期已波动不断的市场喘口气,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再度超出预期。
4月26日晚间,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剔除食物和能源后的3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为2.82%,高于预期的2.7%,前值在修正后被上调到2.8%。环比增速0.3%,符合预期,持平前值。按三个月年化计算,核心PCE物价指数跃升至4.4%。
“分行业看,在服务业的带动下,整体PCE物价指数环比、同比双双加速。对核心PCE物价来说,服务价格也是最大的推手。不包括住房在内的服务通胀再次走高,前值同时被上修。其中,运输服务和其他服务是最大的推升因素。”嘉盛集团全球研究主管韦勒(MattWeller)告诉记者。
早前两周,一系列数据已导致美元指数上攻至106,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从4%附近上升至如今的4.6%以上,6月降息的预期荡然无存,市场对首次降息的预测时点已来到9月甚至12月。例如,更早一周,素有“恐怖数据”之称的美国零售销售额3月环比增长0.7%,高于预期的0.3%,这一度导致美股大幅回调;美国3月CPI通胀数据大超预期,同比上升3.5%(共识3.4%),为去年9月以来新高。
今年以来表现最惨的日元就是强美元下的产物。日本央行于4月26日决定,维持现行货币政策不变,并没有如外界预期的那样实施量化紧缩。消息公布后,已连续走低的日元再度“跳水”,一度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58日元兑1美元,再次刷新199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也正是由于美国通胀数据居高不下,即使美元/日元出现下跌,过程中也可能会得到支撑,直到基本面发生变化。本周收盘,美元/日元突破了157大关,逼近158。”韦勒告诉记者,过去几个月的美国通胀数据(甚至可以说是过去几个季度)已停滞在美联储2%的目标之上。即使市场担心日本央行可能会进行干预,但仍无济于事,例如,在4月26日伦敦时间08:00,美元/日元从接近157的高点下跌了150个点(这引发央行可能干预的质疑),但随后就强劲地反弹回来。
刘杨告诉记者,日本政府已多次表示对日元持续贬值的担忧,这将继续向日本输入通胀,并恶化了其贸易条件(使得出口对外国买家更加便宜,但进口更加昂贵)。但是,日元贬值同样利好日本的出口(例如、汽车等)。由于日本央行缺乏强烈的干预意愿,交易者们继续偏爱高收益的外币而不是日元。
日元并非近期唯一“深陷泥潭”的货币。去年年底,韩元对美元汇率不到1300韩元兑1美元,目前已跌至近1380韩元兑1美元。4月16日盘中一度失守1400韩元关口。此前召开的美日韩财长会表示,三国“认识到日韩对于近期日元、韩元大幅贬值的严重关切”,将就外汇市场波动密切磋商。
同时,其他多个亚洲国家的货币也呈现类似走势。印度卢比、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越南盾、菲律宾比索等亚洲货币都持续走贬。印尼央行近日将三项主要利率水平上调25BP,以“加强印尼盾汇率稳定”,然而这一措施的效果仍受到质疑,因为尽管印尼央行多次干预市场,也未能阻止印尼盾汇率从年初的水平贬值超5%。
人民币短期承压
各界人士认为,在强美元之下,人民币可能短期承压,但相比起一些亚洲货币,人民币近期的波动实则已经不算大,近3个月日元对人民币也贬值近4%。同样,相比起日本央行的“嘴炮干预”,中国央行多措并举稳定汇率的努力显而易见,美元/人民币今年始终在7.15~7.25的区间波动。
截至过去一周收盘,美元/人民币报7.2464,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2687。
多家外资行策略师对记者表示,就目前来看,仍然认为美元/人民币将在7.3以下的区间波动,中国央行维稳的意愿仍然突出。近阶段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的逆周期因子幅度都在1000~1700点左右。
“除了中间价,央行可能需要通过更多方式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暂时稳定,尤其是在今年处于全球政治事件多发的背景下。”渣打环球研究部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近期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在境内市场做更多外汇掉期、适度收紧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等也可能是工具箱中的选项。
法国巴黎银行大中华区外汇和利率策略主管王菊日前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3月22日以后,中国央行每日都将中间价设定在7.1以下释放稳定信号。“我们认为短期内央行稳定货币的态度明显。但由于中间价和实际汇率偏离较大,即期交易价格已逼近央行设定的2%波动上限区间,即7.24左右。所以央行需要使用多种方式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比如在境内市场压低外汇掉期、适度收紧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等。”在她看来,短期内央行会将中间价维持在7.1附近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7.1~7.3的区间。
但整体而言,未来汇率压力的释放更多取决于美元何时开始走弱。那么,美元未来是否有望走弱?
“我们已经看到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中东冲突有所缓解,而欧元区数据的改善已开始推动欧元反弹。此外,大部分对美国利率的重新定价已经体现在价格中,如果后续任何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可能美元就有望转弱。”韦勒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未来一周,需要关注一系列美国重磅事件和经济数据。5月2日,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由于5月降息无望,这次会议重点将是美联储如何评估价格和就业的走势。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等人对年初几个月的较胀数据不予理会,但最近言辞已经改变,美元相应上涨。市场现在预计此次会议将更加偏鹰派。但在夏季结束之前倾向于降息的任何迹象现在都将提供鸽派的惊喜;5月3日将公布非农就业数据,如果美国就业或工资数据出现任何疲软迹象,可能会减轻对美联储降息能力的担忧,从而引发美元抛售和黄金的新一轮涨势;美国ISM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将在同一日公布,上周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4月美国业务活动增长速度大幅放缓,表明需求疲软。
外贸企业应以风险中性理念应对波动
当前,人民币汇率压力仍存,且不排除后续市场波动加大,这将考验进出口企业的应对能力,因而正如央行此前多次强调的,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至关重要。
刘杨对记者表示,在风险中性的理念下,进口和出口企业可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出口企业,由于当前美元利率高企,企业仍可以保留美元活期存款,等到价格更为合适的时间窗口再进行结汇。
“当前远期结汇的成本较高,因为掉期点跌得很深,处于负区间(1年期为-2900点左右),这意味着远期结汇的企业当前1美元仅能换7元人民币左右。如果企业本身专业能力比较强,则建议出口企业可以买一些相对期限比较长的美元/人民币看跌期权,这样在保留美元存款的同时,可以在另一个方向进行一些保护。”
对进口企业来说,他认为,还是需要维持“风险中性”的原则,对于外汇敞口要提前管理。“比如说,在签订合同的同时,就应该开始管理到期风险,因为境内的1年期掉期点目前为-2900多点,即使扣除了远期外汇风险准备金的成本,如果做相对比较长期限的远期购汇,目前价格大约不到7.25,但是扣除近3000点的负掉期点后,1年期的远期购汇可以做到7左右,这个价格实际上是非常好的。因此对于有购汇需求的企业,可以提前安排以锁定汇率风险。”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