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聚焦 > 美联储明晨或继续“按兵不动” 特朗普急催的降息何时到来?

美联储明晨或继续“按兵不动” 特朗普急催的降息何时到来?

2025年06月18日63223

  在向好的通胀、就业数据,以及依旧模糊的关税政策中,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如期而至。本次议息会议“按兵不动”几无悬念,市场关注降息时机。

美联储明晨或继续“按兵不动” 特朗普急催的降息何时到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时间6月19日凌晨,市场将迎来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结果,此次会议还将同步公布最新的《经济预测摘要》(SEP)与点阵图。

  截至发稿,芝商所CME Group数据显示,本次会议维持当前利率的可能性为99.8%,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0.2%。

  从经济数据看,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CPI同比上涨2.4%,低于市场预期的2.5%,前值为2.3%;核心CPI同比上涨2.8%,低于市场预期的2.9%,前值为2.8%;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3.9万人,前值为17.7万人;失业率4.2%,前值为4.2%。

  软性经济数据也有所缓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的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上升8.3个百分点至60.5;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率的预期为5.1%,低于5月预计的6.6%,创下2001年10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本次会议将有哪些看点?降息时点何时到来?

  本次会议有何看点?

  在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就业数据保持平稳的背景下,本次会议有何看点?

  对通胀的表述是本次会议的看点之一。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对澎湃新闻表示,在通胀进展评估方面,若政策声明将“通胀进展温和”改为“通胀持续回落”,可能暗示降息条件接近。政策立场表述方面,若提及“评估进一步行动的必要性”或“监测数据以判断何时调整政策”,也是降息的信号之一。在经济风险方面,若转而强调“下行风险增加”,则可能预示政策将出现转向。

  “美联储可能会对通胀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经济增长/失业率作出展望。”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也对澎湃新闻分析称,投资者可关注美联储对通胀,以及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的表述。不过,目前的数据并不足以支撑美联储透露倾向性,美联储更有可能称经济前景“仍具有不确定性”并表示会“紧密关注后续经济数据”。胡捷曾任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

  此外,美联储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依然是关注的要点之一。胡捷表示,自4月2日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升级以来,美国与中国、英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进行了谈判。作为旁观者,美联储或将对特朗普近期的关税政策作出“持续关注”的表态。不过,美联储的表达将有所限制,不会作出立场明确的表述。

  胡捷认为,与此前会议相比,美联储对关税的表述可能稍有调整,如可能阐明关税政策暂未造成大幅通胀,将持续观望等。总体而言,若美联储作出类似表述,意味着对市场发出鸽派信号。

  除美联储对通胀和关税的表述外,白雪认为,投资者还可关注美联储的缩表进程。美联储可能维持每月缩减25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MBS的计划,但需关注是否调整节奏以应对市场波动。此外,还可关注美联储长期政策框架方面的调整。鲍威尔近期在托马斯·劳巴赫研究会议上表示美联储正在重新评估货币政策框架,暗示可能会出现调整,可以关注是否在会议中提及相关讨论与调整方向。

  点阵图或传递什么信号?

  本次议息会议还将同步公布最新的《经济预测摘要》(SEP)与点阵图。在关税政策背景下,本次公布的点阵图会否发生变化?

  白雪认为,本次点阵图需重点关注2025年利率中值。若利率中值从3.9% 下调至3.7%,暗示年内降息50基点(即降息两次);若维持不变,则可能推迟降息或减少次数。同时,还可关注散点分布,若支持降息两次及以上的官员比例出现下降,可能引发市场对政策路径的重新定。此外,若长期中性利率上修至3%以上,可能改变市场对“限制性利率”的认知,从而影响长期资产定价。

  “美联储依然可能维持年内两次降息的预测,但会强调‘数据依赖’,为后续政策调整保留空间。”白雪表示。

  胡捷也认为,由于当前经济数据无法给出明确指引,美联储尚处于观望状态,美联储大概率会维持此前年内2次降息的预测。

  除降息幅度外,点阵图对美国的经济预测、失业率预测也值得关注。

  胡捷表示,总体而言,本次点阵图较上次变化不会太大。不过,受关税政策影响,与3月公布的点阵图相比,本次点阵图在GDP上可能会小幅下调。白雪则表示,若美联储下调 GDP增速、上调失业率,则意味着强化降息预期;但若上调通胀预测,则可能推迟降息。

  3月公布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维持了对今年2次降息的预测,但将对经济增速的预测由2.1%下调至了1.7%,将失业率上调至4.4%,将PCE(个人消费支出)通胀上调至了2.7%。

  截至发稿,芝商所CME Group的数据显示,市场预计2025年降息25个基点、50个基点、75个基点的可能性分别为27.1%、41.3%、23.1%。

  降息时点何时到来?

  本次议息会议“按兵不动”几无悬念,市场关注美联储重启降息的时点。

  从数据看,目前市场普遍押注美联储将于9月议息会议重启降息。截至发稿,芝商所CME Group数据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维持当前利率不变的可能性为34.5%,下调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57.9%。

  多位受访专家对澎湃新闻表示,美联储最早将于9月重启降息。

  白雪分析,从通胀走势看,当前美国核心PCE通胀(5月为2.8%)仍高于目标,且关税对物价的滞后影响可能在6-7月显现,美联储至少需要等到8-9月才能评估通胀走势。博斯蒂克等官员主张“等待3-6个月”观察关税影响,避免过早宽松引发通胀上行风险。这意味着美联储在今年夏天降息的可能性很小。

  另一方面,白雪表示,此前鲍威尔强调“经济稳健”,暗示降息需更多衰退证据。而从经济基本面看,美国经济增速虽放缓,但尚未出现衰退信号。当前限制性的政策利率以及以美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市场利率高企,加之裁员减支等收缩性政策,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将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大,从而在经济数据上有更明显的体现。因此,美联储最早在9月开启降息可能是一个较为适当的时间。

  胡捷表示,尽管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关税政策的影响不如想象中的大,但仍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可能需等待两个月左右,才能对经济形势有比较明确的判断。等到9月,不管情况如何,美联储所面对的形势都将更加清晰。目前来看,关税的影响没有想象中的大,更可能是一次性的冲击。因此,9月大概率会降息。

  5月以来,已有多位美联储官员呼吁维持当前利率,或暗示9月可能重启降息。美联储理事库格勒(Adriana Kugler)、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等均曾表示,当前最佳的货币政策是保持耐心;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Alberto Musalem)则明确指出,美联储有可能在9月重回降息轨道。

  当地时间5月21日,CEO戴蒙(Jamie Dimon)表示,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采取观望的态度是正确的。

  特朗普急催降息

  经济数据之外,特朗普“步步紧逼”,要求美联储尽快降息。当地时间6月11日,美国5月CPI数据发布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联储应降息100个基点,(这样)到期债务的利息将大幅减少;当地时间6月6日,美国5月非农数据发布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借款成本应该大幅降低。

  美联储的降息节奏是否真如特朗普所言,过于缓慢,以至于拖累美国经济?

  对此,受访专家表示,美联储的降息节奏符合政策框架,并非偏慢。

  胡捷表示,美联储的目标首先是保证通胀平稳,其次关注失业率。在通胀还未达到目标,失业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美联储需持续关注通胀形势,没有理由马上降息。

  白雪也认为,当前美国核心PCE通胀仍高于2%,且关税可能会在后期推升物价,美联储需确保通胀可持续回落至目标。若过早降息,可能重燃通胀预期,从而损害其政策可信度。同时,尽管美国经济放缓,但就业市场稳健、消费支出增长,显示无需紧急降息刺激经济。鲍威尔称“降息不是应对经济放缓的工具”,而是“正常化步骤”。即使特朗普施压降息100基点,但美联储决策不受短期政治干扰,更关注长期通胀和就业目标,这也是其独立性的体现。

  澎湃新闻注意到,特朗普曾指出,高利率将加重美国债务负担,“我们每年要多花费6000亿美元,就因为一个‘笨蛋’坐在那说‘我没有看到足够多理由现在就降息’”。

  对此,胡捷认为,以新发行的美债置换此前发行的美债后,美国所需支付的利息确实较高,但这本质上是财政收支平衡的问题,不能简单依靠利率环境减轻利息负担。美联储和财政部相对独立,美联储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有可能兼顾特朗普提到的债务问题。

  据央视新闻2024年11月报道,美国财政部记录下的美债总额突破了36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债主日本、英国、中国分别持有11308亿、7793亿、7654亿美元美债。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经简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jjx.daiweicd.com/post/12906.html

“美联储明晨或继续“按兵不动” 特朗普急催的降息何时到来?” 的相关文章

财联社债市早参7月12日| 第三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超2.7万亿;万科及子公司近日获得银行贷款27亿

财联社债市早参7月12日| 第三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超2.7万亿;万科及子公司近日获得银行贷款27亿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盛松成: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降准是配合的主要手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人民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近日发文指出,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要实现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投资仍有缺...

又一险企百亿规模债券发行完毕 险企年内发债补血超千亿

又一险企百亿规模债券发行完毕 险企年内发债补血超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日,平安人寿完成2024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工作。债券基本发行规模100亿元,附不超过50亿元的超额增发权,最终发行规模150亿元,票面利率2.24%。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期债券是平安人寿首次发行的无固定期限资本...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早参12月23日| 审计署最新报告披露金融行业部分问题;交易商协会通报9家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违规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涉及资金755.56亿元,审计署最新报告触及金融行业这些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月22日,审计署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等文件。数据显示,截至202...

低利率下金融机构发债忙!

低利率下金融机构发债忙!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等金融机构掀起了一股“补血”狂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2024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规模接近1.90万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券及永续债(简称“二永债”)的发行规模接近1.67万亿元,创有记录以来新高。保险公司也通过发债“补...

险企发债潮持续!月内两家公司已发25亿元

险企发债潮持续!月内两家公司已发25亿元

  公司发债潮仍在继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9日,财信人寿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成为今年以来第二家发债的保险公司。1月以来,已有两家保险公司启动发债,规模合计25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险企相继发债   1月8日,中英人寿完成发行15亿元资...

人保车险|车险中的费用陷阱:别再被坑了!

人保车险|车险中的费用陷阱:别再被坑了!

车险是人保财险的一项重要业务,涵盖了多种的专属服务。车险是每位车主必备的保障,然而在购买车险时,一些不易察觉的费用陷阱可能会让车主付出额外的代价。在购买车险时,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收取一些隐藏的手续费,如代办费、咨询费等。这些费用在保险合同中往往不会明确标注,但在结算时却会出现在账单上。因此,车主在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