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利好来了!国资委放大招
【导读】国务院国资委确定首批启航企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基金报记者文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国资委近日按照“四新”(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标准,遴选确定了首批启航企业,加快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了解,遴选确定的首批启航企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
在分析人士看来,未来产业处于产业萌芽阶段,但能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全局性引领性变革作用。因此,未来产业正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全球产业竞争最激烈的战略必争之地。
首批企业多数成立3年以内
据了解,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围绕加快培育创新型国有企业,启动实施启航企业培育工程,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遴选一批有潜力有基础的初创期企业。
尤其是在管理上充分授权、要素上充分集聚、激励上充分保障,加快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打造未来“独角兽”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
据悉,此次遴选出的首批启航企业多数成立于3年以内,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企业核心技术骨干平均年龄35岁左右。
例如,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建设抗量子计算的新型安全基础设施,积极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化和量子计算实用化。
而西安煤科透明地质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传统地测业务形态,正全力研发地质垂直领域大模型产品,有望赋能我国煤矿安全、智能、绿色开发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则与北京协和医院开展医工结合,积极推进面向重症急救领域的“人工肺”等高端生命支持设备研制攻关。
未来产业聚焦哪些领域?
实际上,自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已启动实施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明确发展重心和方向,细化任务目标和路径。
十四五纲要曾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
近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就曾表示,国资委下一步将以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为抓手,加快在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
具体而言,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
同时,加快培育启航企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激光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志性产品。
早在2023年8月,工信部就曾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方案主要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工作,形成“8+9”的新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
其中,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领域;而未来产业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大领域。
布局未来产业意义重大
在业内看来,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意义重大。国家信息中心未来产业和平台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胡拥军表示,从全球形势看,美国、欧洲等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正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全球产业竞争最激烈的战略必争之地。
在胡拥军看来,我国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存在迫切需要。从历史镜鉴看,在光刻机、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等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未来产业领域,我国起步并不晚,但由于技术、市场等因素制约,这些当时的未来产业没有得到有效培育壮大,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他表示,结合全球形势与历史镜鉴,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刻不容缓,这是增强自主发展能力、锻造非对称技术优势不容错过的战略机遇。
更为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力也特别强调“原创性”和“颠覆性”。
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彭健也认为,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的内涵高度统一。未来产业是发展成熟度相对较低、发展潜能极大、高度依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前沿产业。
他表示,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一大特征就是涉及领域新。发展未来产业是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他看来,两者都强调开辟新领域新赛道。